紀艦走了 道頓員工:我們也失業了
中華民國海軍的「左營」號與「馬公」號兩艘「基隆級」(原稱紀德級)軍艦,即將從南卡羅萊納州查爾斯頓港啟程返國,當地道頓船廠一位員工的心緒很複雜,「你們走了,我也要走了」。他的「走」,指的是失業。
查爾斯頓不久前有個新的購物中心落成,選在周末盛大開幕。沒想到一眼望去,到處都是黑頭髮、黃皮膚,正是在此接收紀德艦的中華民國海軍官兵。
先是「基隆」號與「蘇澳」號,後來是「左營」號與「馬公」號,第一批五人在二○○三年九月抵此,後來陸續增加,最高峰時,竟然超過一千人,為當地創造了大量商機。當地媒體報導說,不算購艦的十億美金,單單直接挹注在這個南方城鎮的金額,例如各項工程以及官兵的食衣住行等,就超過美金一億元(逾新台幣三十二億元),難怪當地人士對軍艦啟航感到依依不捨。
如此活絡了當地經濟,可是歡送儀式中,卻見不到一位美國記者。原來是「政治敏感,限受邀者參加」。當地媒體對此大表不滿,「查爾斯頓郵報」為此撰文批評,還說,連承包相關業務的船廠都守口如瓶。
千餘官兵帶來的不只是經濟利益,也豐富了當地的文化。因為從來沒有這麼多另一種族的人在當地停留這麼久。而且不只官兵,還有一些官兵的家眷也住在此地。於是當地的學校也出現了華人子弟。歡送典禮不邀當地媒體,卻邀請了學校校長。
一位軍官告訴本報,孩子剛來時,只會說「謝謝」、「再見」等最簡單的單字。兩年下來,英語琅琅上口,媽媽反倒每天緊盯著他的中文課程,耽心他返國後跟不上進度。
負責接艦任務的支隊部在當地覓妥住宅,供有眷官兵居住,最高峰時,同時有五十餘個家庭在此。每天一早,先生到港區上班;孩子上學;太太操持家務,開車進城採買,晚餐後督促孩子做作業。只是先生很少回家吃晚飯,因為接艦任務繁重,晚上十時、十一時才回家並不意外。
他們融入當地的美國生活,還組織團契或參加教會,頗似留學生的日子。支隊部也安排休閒生活,北至美、加邊境的尼加拉瀑布,南至佛羅里達州的迪斯奈世界,其間的紐約、費城、華府、諾福克(美國大西洋艦隊司令部)等,都在參觀旅遊的名單上。至於著名的賭城大西洋城,一位軍官說,「怕養成不好的習慣,所以儘量避免」。
「加入海軍,遨遊世界」,接艦官兵的家人也體會了這句話的真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