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數位影片剪輯基本概念









所謂數位影片剪輯就是用數位的方式來剪輯影片,透過數位化的影片資料,剪輯者可以在電腦上利用各式軟體來編輯影片,舉凡單純的影片剪接、字幕、轉場特效、多軌合成...甚至3D動畫,都能利用日新月異的軟體來完成。也由於數位化的剪輯帶來相當多革命性的優點,例如剪輯不失真、準確的剪輯點(Edit Point)及數位化的影片位置…讓剪輯不需如傳統般,非得從頭一步步剪,可以任意剪輯影片中的某一部份,這也是數位影片剪輯又稱"非線性"剪輯的原因。


依所使用的攝影機(格式)的不同,數位影片剪輯自然也有不同的對應系統。不過大致上來說,都是以下列的流程來表示:


攝影機 輸入→截取至電腦硬碟(成為數位檔案→編輯軟體→輸出影片 (如錄影帶、VideoCD、DVD等)


其中攝影機及編輯軟體是比較容易瞭解的部份,最需要解釋的是影片如何輸入電腦及輸出的部份,而這也是為何有如此多等級價位剪輯系統的最大變數,而通常這個部份就是所謂的影片輸入/輸出介面卡(截取卡)。


現在,我們就從影片如何輸入電腦開始談起。一般而言,影片的資料是由攝影機所攝取,每種攝影系統有不同的規格,如有V8、Hi8、VHS、S-VHS、Betacam及現正流行的DV或D8,而在這些規格中又區分為類比或數位方式,如V8、Hi8、VHS、S-VHS、Betacam為類比式記錄影片,DV及D8則以數位方式記錄。


如使用類比式攝影機,要將影片輸入電腦則需經過相當程度的資料壓縮(Compression),因為視訊資料所需的容量相當龐大,例如台灣的NTSC視頻系統,每秒需傳遞30個完成畫格,如在不壓縮狀態下,每秒至少需要20MB的容量,實在不是一般電腦所能負荷的。而且隨著攝影機的等級不同,適當的壓縮是不會影響畫質的。這也是您常會在剪輯系統的說明中看到所謂的壓縮方式(CODEC: Compression and Decompression)及壓縮比(Compression Ratio)。目前最常使用的壓縮方式(CODEC)有M-JPEG、MPEG及DV;而壓縮比自然牽涉到畫質的好壞,越高的壓縮比代表畫質越失真。所以在挑選數位剪輯系統時,更重要的是要根據自己的攝影機等級來選擇對應壓縮比的系統。


M-JPEG(Motion JPEG): 適合複雜的剪輯
MPEG: 檔案最小、適合存檔或傳遞 (如VideoOnDemand、VideoCD、DVD)
DV: 全數位化資料、適合複雜的剪輯、100%不失真


現正流行的DV或D8數位式攝影機(以下簡稱DV),由於DV是直接在攝影時就將影片以DV數位編碼(DV CODEC、壓縮比5:1、3.6MB/sec)的方式儲存,在輸入電腦時只需連接專為DV設計的1394 (i.LINK)端子,將影片直接傳入電腦中,就像COPY檔案,中間不需類比轉數位的過程,因此影片在整個剪輯過程中完全不失真,是最理想的數位影片編輯方式。


在輸出影片時,一般的數位影片剪輯系統都具有直接輸出影片的功能,您只要在電腦中播放剪輯好的數位影片,透過介面卡上的輸出端子連接您的錄影機就可將數位檔案錄回錄影帶。當然您也可以將現成的檔案放在簡報軟體或多媒體軟體中,利用電腦來播放。但這裏您必須考慮到檔案大小的問題,通常供他人在電腦中播放的影片需較小的檔案,因此您就必須透過影片編輯軟體的功能將影片以不同的壓縮方式(CODEC)來壓的更小(通常編輯軟體中都已內建這些功能),如壓成MPEG或Cinepak的AVI。甚至如要在網路播放,最好利用Streaming的格式儲存。如果要存成VideoCD (或DVD),您則需要相對應的VideoCD(或DVD)燒錄軟體及CD-R(或DVD-R)來製作。


最後,數位影片剪輯真得帶給許多人無限的機會,任何人都能用自己的電腦剪輯出自己的作品,人人都可以當導演



 


 










 

DiGimiracle - 數位奇蹟科技 _Digimiracle Tech. co. _| _ www.canopus.com.tw _/ _www.digimiracle.com.tw
TFL︰(02)6618-9107__ FAX︰(02) 6618-8893 _|_地址︰台北市松江路204巷22號
高雄辦事處 _|_ 地址︰高雄縣鳳山市七聖街65號5樓 _| _TEL︰(07)7657-655_| _ FAX:
7657-65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qma09822124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